首页> 西藏
西藏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

一、医院背景与发展

西藏和平解放60多年来,在中央的关怀、全国兄弟省份的大力支持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区卫生事业经过几代卫生人的艰苦奋斗,经历了医疗预防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但始终缺乏一所专业用于治疗传染病和参与公共卫生的医疗机构。2003年“非典”事件之后,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建设一所具有一定规模、一定先进设备、一定先进医疗技术、基本满足集重大传染病医疗救治和参与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专科医疗机构。 2007年,“新建自治区传染病医院工程”列入国务院167次常务会议,并被确定为自治区“十一五”期间180个建设项目中99项的子项目之一。2010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关于西藏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2008年9月,时任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后任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向巴平措同志率领自治区发改委、财政、建设等相关部门对医院选址进行实地考察,确定了医院的建设选址,并指示将医院正式定名为“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 2011年4月25日,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破土动工。期间,自治区主要领导吴英杰等多次率区发改委、财政、住建等部门领导莅临施工现场视察听取施工情况汇报和指导工作。 2013年12月31日,医院开始试运营。 2018年9月25日,医院牵头成立西藏结核病专科医联体(联盟)。

二、人才建设与培养

人才队伍的建设是我院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医院设计规模床位200张,目前实际开放床位196张。医院目前实际在编人员194人,博士2名、研究生4人,具有高级职称的18名、中级职称的59名,我们把培养人才、爱惜人才、留住人才、重用人才作为医院人才队伍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思想,选送思想品质好、业务基础牢、实践技能强,且具有开拓精神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员到区内外先进医疗机构进修学习。 3、 科室建设 医院内设管理科室10个(党委办公室、医院办公室、政工人事科、财务科、医务科、护理部、感控科、总务科、信息科、医保办),专业科室10个(肺一科、肺二科、肝病科、感染科、急诊科、外科、影像科、药械科、检验科、供应室)。 四、大型设备 1.5T核磁共振、64排CT(GE)、16排CT(GE)、DR(飞利浦)、数字胃肠机(FLEXAVISION)、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ARCHUITECT-i200sr)、电子胃镜+结肠镜+支气管镜(电子胃肠CV-260、支气管镜)等较大型设备37台,占总设备量25%。 五、业务重点及服务定位 (1)承担全区传染疾病危急重症、疑难病症转诊病人的诊疗服务,为辖区内传染疾病患者提供全面的医疗、护理、预防保健、康复医疗服务。收治各型病毒性肝炎、妊娠肝炎、重症肝炎、活动性肝硬化、伤寒、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出血热、化脓性和结核性脑膜炎、肠道传染病、艾滋病、破伤风、狂犬病、性病、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各类结核病等。 (2)负责全区传染疾病的医疗急救和特别是恶性传染病引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急救指挥、调度、统计、分析、技术指导,进行传染疾病各种急、危、重症病人的现场抢救、隔离、收治、转诊途中医疗监护及收治。 (3)承担区内、外医学院校传染病专业的临床教学和实习,承担基层传染病临床专业进修任务;承担国家、省 (自治区,直辖市)相关传染疾病科研工作。承担全区传染性疾病网络建设与管理、急救知识普及传染性疾病防治培训等任务。 (4)承担周边社区群众的部分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任务。 (5)承担自治区卫健委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微信关注小程序扫码↓或微信搜索“云医挂号”小程序